
美军基地搬迁为何遭日本民众抗议 民意挑战军事逻辑!一架C-17运输机缓缓驶离岩国基地,装载着“堤丰”中程导弹发射装置。2025年11月17日,这个曾引发亚太安全震荡的钢铁巨物终于从日本本土撤出。但它的90天驻留留下了一个比导弹射程更深远的问题:是谁在决定战争与和平?
美军以“联合演习”为名,于9月将“堤丰”系统部署至岩国基地,并承诺两周内撤离。然而两个月过去,系统纹丝不动。山口县与广岛市民团体再也无法沉默,他们提交正式请愿书,直指美军“演习即常态”的惯用逻辑,警告岩国正被推上战略对抗的前沿。这不仅是一次简单的抗议,更是一场对“安全由上层垄断”逻辑的挑战。
日本政府始终强调“临时部署”,却无法控制美军节奏。防卫省以“需协调运输飞机”为由拖延回应,暴露出日美同盟中的不对等现实:决策在华盛顿与五角大楼,执行落在东京与地方居民头上。但民众没有等待。广岛——这座曾被核火吞噬的城市,其市民团体以最沉重的历史记忆发声:任何将日本变为打击目标的军事安排都是对和平宪法的背叛。
他们并非孤军奋战。冲绳数十年的反基地运动早已证明,民意可以迟滞强权。2016年美军士兵奸杀冲绳女性事件后,当地持续抗议迫使日美加强军纪管控;2024年,县议会一致通过决议,要求限制美军行动。虽未能驱走基地,但每一次搬迁计划的搁浅都是民间力量对军事逻辑的胜利。“堤丰”抗议延续了这一传统:不靠口号,而用请愿、媒体与法律程序,将安全议题从密室谈判拉入公共广场。
更深层的博弈正在展开。俄罗斯已警告将采取“必要反制”,中国亦严词反对,地区军备竞赛风险上升。而日本民众的焦虑恰恰在于:他们未被征询,却要承担后果。民意调查显示,超六成国民担忧成为冲突前线。当外交陷入僵局,基层抗争成了制衡军事冒进的最后一道闸门。
真正的安全不应建立在民众的恐惧之上。岩国市民用行动证明:和平不是大国博弈的附属品,而是每个普通人有权守护的权利。下一次导弹来临时,决策桌上不该只有将军与外交官。美军基地搬迁为何遭日本民众抗议 民意挑战军事逻辑!
万隆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